training,corporate training,人際關係-國美內戰妥協中求解 杜鵑稱保留再開股東大會權利


 

杜鵑

每經記者 郎振 謝曉萍 發自北京、香港

  “9·28”結束瞭,黃光裕和陳曉之間的隔閡卻遠未解決,坐下來和談嗎?

  28日晚間,也就是在臨時股東大會結束後不到3個小時內,國美董事會發佈公告稱:“本公司的穩定符合全體股東、本公司的員工、社會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最佳利益。因此,我們希望可與包括我們的大股東黃光裕先生在內的所有股東保持順暢、有效的溝通,並且歡迎所有利益相關方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關於北京國美電器零售有限公司與濟南萬盛源經濟咨詢有限公司簽訂的管理協議,董事會樂於與黃先生商談,以便保持公司現有的穩定性。”

  一位接近國美董事局的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隻要有機會,我們當然願意坐下來和大股東好好溝通,畢竟國美好瞭,所有人才能好。”

  業界普遍認為,這是國美方面向黃光裕示好,不排除在未來大股東和陳曉有談判和解的可能。

  不過,黃光裕方面卻有自己的看法。黃光裕方面發言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8月31日,陳曉對大股東方面正式發佈函件,要求大股東在限定的時間內收回372傢非上市門店,由大股東獨立經營。“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怎麼能說撤掉就撤掉?”

  黃光裕妻子杜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很多股東並沒有完全理解大股東方面的權益訴求,大股東未來將會采取包括路演在內的各種方式,讓獨立股東更深入、更全面地瞭解大股東的訴求。

  對於是否會再度要求召開股東大會,杜鵑表示,大股東方面保留此類權利;對於是否會有進一步增持行為,她則表示將會依據相關法規進行操作。

  不願繼續的戰鬥?

  在9月28日黃光裕方面輸掉大部分動議之後,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未來影響國美的兩個關鍵問題就集中在是否還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和372傢門店是否分離上瞭。

  黃光裕方面人士在投票結果公佈後的第一時間對媒體表示,暫未考慮何時再以大股東名義提請召開股東大會。同時,杜鵑的表態也讓業內人士猜測,將近兩個月的國美“內戰”讓雙方都感到“內耗”的嚴重。

  昨日有媒體報道,國美電器董事會一方為瞭應對控制權之爭,共動用瞭3傢公關公司。其中,博然思維是2008年1月與國美電器正式簽訂的公司服務合約,另外兩傢中,一傢是名為隆文的公關公司,另一傢是與網絡輿論控制相關的公關公司。

  相關的費用大致為:博然思維在處理國美電器的危機公關中,有望獲得1000萬元左右的報酬;隆文將獲得500萬元左右的報酬,以萬元購物卡等形式支付;網絡輿論控制相關的公司將獲得480萬元的報酬。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陳曉此前的全球路演也一定消耗瞭巨大的費用,這些都是國美的內耗。

  “如果說原來貝恩可以坐視雙方爭鬥的話,現在貝恩也不願意看到較量再繼續下去,他們現在是國美的股東,股價跌瞭,貝恩也不好受;擁有期權的高管也不願意鬧下去,否則期權就是一紙空文。”新日電動車行政運營副總經理胡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認為。

  糾結非上市門店

  當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開成為“眾望所歸的未知”時,雙方的焦點就落在瞭國美非上市門店的歸屬上,但是雙方的態度卻顯得“火藥味”十足。

  據黃光裕方面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資料,國美管理層曾發函件給北京國美稱(國美電器未發公告),“我司(國美上市公司)接受貴司(北京國美)意見並在此同時通知貴司:我司決定將於2010年10月31日無條件終止執行(包括但不限於)總供應協議,總采購協議,2010年采購服務協議,2010年管理協議等相關協議。貴司於2010年11月1日起自行管理非上市公司業務。”

  黃光裕方面發言人告訴記者,由於陳曉方面已向黃光裕陣營發出瞭最後通牒,11月1日前將非上市門店全部拿回經營,“下一步我們重點考慮的將是非上市門店的經營問題。”

  雖然特別股東大會召開之前雙方已經就非上市門店問題“鬧僵”,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註意到,在28日國美公佈的公告中,似乎就此問題釋放出瞭“誠意”,該公告表示:關於北京國美電器零售有限公司與濟南萬盛源經濟咨詢有限公司簽訂的管理協議,董事會樂於與黃先生商談,以便保持公司現有的穩定性。

  黃光裕方面發言人表示,此前國美董事局給大股東方面發佈的都是正式的函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怎麼能說撤掉就撤掉?大股東也有大股東的權利,就算是存在重新商談的可能,之前的管理協議的條件也需要再談瞭。

  但是,國美董事會方面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非上市門店的分離從短期來看,肯定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利潤,但是從長期來看反而有利於上市公司。“分離之後,雖然目前沒有估算出具體數字,但是我們的經營和管理費用可以大幅縮減,此外,經營團隊則可以專心地把所有精力放在上市門店的經營當中。”該人士認為。

  黃光裕方面發言人稱:“大股東對於董事局要求其收回非上市門店的行為表示遺憾,即使是分裂,也是陳曉先生造成瞭國美分裂局面。”

  胡剛認為,門店的分離不可能有利於國美未來的經營。“門店分離之後,無論是700多傢上市‘國美’,還是300多傢非上市 ‘國美’,都不能與1000多傢的蘇寧相比。”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大型傢電制造商高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該高管告訴記者,“首先,兩個‘國美’在操作上就很難,我們已經和現有的國美團隊磨合得比較好,再多出一個‘國美’勢必會加大我們的成本;此外,之前已經和國美簽訂瞭一些購銷合同,這些合同在未來的處理上也會非常麻煩。”

  “國美上市與非上市門店的分離,對國美這個企業也不好,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肯定會產生影響,我們希望國美的爭端能夠盡快解決,我相信這是所有供應商共同的心聲。”該高管補充說。

  杜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股東不希望國美分裂成兩個,因此願意與國美現任董事局進行積極溝通;但如果國美董事局方面不能保障大股東的合理權益,大股東隻能選擇拆分。“非上市門店就如同是大股東的孩子,目前托付給國美董事局,如果董事局不能好好照料孩子,大股東隻能自己來照顧。”

  和談協商的可能

  “不好預計雙方什麼時候能夠和好如初,但是較量的唯一結局就是傷害國美。”傢電專傢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直言,雙方應該找到利益共同點。

  國美董事會方面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董事會在未來一定會考慮到包括大股東在內的所有股東的利益,“黃傢是國美的一部分,我們不會把他們割裂。”

  與控制權爆發初期相比,國美董事局的表態已經有瞭極大的緩和。

  “國美董事會目前的一些表態說明他們已經放下瞭姿態。”劉步塵說。

  國美董事會方面的人士告訴記者,昨日董事會方面還沒有與大股東坐下來商議國美的問題。“其實也不可能這麼快,不可能今天發瞭公告次日就開始談判,這種事情總要有個過程,需要時間,但是董事會隨時都願意和所有股東保持良好、順暢的溝通。”


arrow
arrow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