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ing,corporate training,人際關係-任正非: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銷服體系奮鬥頒獎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後方配備的先進設備、優質資源,應該在前線一發現目標和機會時就能及時發揮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擁有資源的人來指揮戰爭、擁兵自重。誰來呼喚炮火,應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努力做厚客戶界面,以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專傢、交付專傢組成的工作小組,形成面向客戶的“鐵三角”作戰單元。

  基層作戰單元在授權范圍內,有權力直接呼喚炮火.....。一線的作戰,要從客戶經理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小團隊作戰,而且客戶經理要加強營銷四要素(客戶關系、解決方案、融資和回款條件、以及交付)的綜合能力。

  我們機構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作戰,作戰的目的,是為瞭取得利潤。平臺的客戶就是前方作戰部隊,作戰部隊不需要的,就是多餘的。

  我們從以技術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移過程中,如何調整好組織,始終是一個很難的題目。剛開始我的認識也是有局限性的。我在EMT(經營管理團隊)會上講瞭話,要縮短流程,提高效率,減少協調,使公司實現有效增長,以及現金流的自我循環。但提出的措施,確實有一些問題,單純的強調精簡機關,壓縮人員,簡化流程,遭遇一部分EMT成員的反對。他們認為機關幹部和員工壓到一線後,會增加一線的負擔,增加瞭成本,並幫不瞭什麼忙。機關幹部下去以總部自居,反而幹預瞭正常的基層工作。後來我聽取一些中層幹部的反映,他們認為組織流程變革要倒著來,從一線往回梳理,平臺(支撐部門和管理部門,包括片區、地區部及代表處的支撐和管理部門)隻是為瞭滿足前線作戰部隊的需要而設置的,並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越全越好。要減少平臺部門,減輕協調量,精減平臺人員,自然效率就會提高。這樣EMT決議還未出籠就被反瞭一個方向。但如何去實現這一點呢?問題仍然擺在前面。這次訪問利比亞時,聽取瞭北非地區部的匯報,有瞭一些啟發。

  北非地區部努力做厚客戶界面,以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專傢、交付專傢組成的工作小組,形成面向客戶的“鐵三角”作戰單元,有效地提升瞭客戶的信任,較深地理解瞭客戶需求,關註良好有效的交付和及時的回款。

  鐵三角的精髓是為瞭目標,而打破功能壁壘,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運作模式。公司業務開展的各領域、各環節,都會存在鐵三角,三角隻是形象說法,不是簡單理解為三角,四角、五角甚至更多也是可能的。這給下一階段組織整改提供瞭很好的思路和借鑒,公司主要的資源要用在找目標、找機會,並將機會轉化成結果上。我們後方配備的先進設備、優質資源,應該在前線一發現目標和機會時就能及時發揮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擁有資源的人來指揮戰爭、擁兵自重。

  誰來呼喚炮火,應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而現在我們恰好是反過來的。機關不瞭解前線,但擁有太多的權力與資源,為瞭控制運營的風險,自然而然的設置瞭許多流程控制點,而且不願意授權。過多的流程控制點,會降低運行效率,增加運作成本,滋生瞭官僚主義及教條主義。當然,因內控需要而設置合理的流程控制點是必須的。去年公司提出將指揮所(執行及部分決策)放到聽得到炮響的地方去,已經有瞭變化,計劃預算開始以地區部、產品線為基礎,已經邁出可喜的一步,但還不夠。北非地區部給我們提供瞭一條思路,就是把決策權根據授權規則授給一線團隊,後方起保障作用。這樣我們的流程優化的方法就和過去不同瞭,流程梳理和優化要倒過來做,就是以需求確定目的,以目的驅使保證,一切為前線著想,就會共同努力地控制有效流程點的設置。從而精簡不必要的流程,精簡不必要的人員,提高運行效率,為生存下去打好基礎。

  用一個形象的術語來描述,我們過去的組織和運作機制是“推”的機制,現在我們要將其逐步轉換到“拉”的機制上去,或者說,是“推”、“拉”結合、以“拉”為主的機制。推的時候,是中央權威的強大發動機在推,一些無用的流程,不出功的崗位,是看不清的。拉的時候,看到那一根繩子不受力,就將它剪去,連在這根繩子上的部門及人員,一並減去,組織效率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我們進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組織的技能要變成全能的,但並非意味著組織要去設各種功能的部門。基層作戰單元在授權范圍內,有權力直接呼喚炮火(指在項目管理上,依據IBM的顧問提供的條款、簽約、價格三個授權文件,以毛利及現金流進行授權,在授權范圍內直接指揮炮火,超越授權要按程序審批),當然炮火也是有成本的,誰呼喚瞭炮火,誰就要承擔呼喚的責任和炮火的成本。後方變成系統支持力量,必須及時、有效地提供支持與服務,以及分析監控。公司機關不要輕言總部,機關不代表總部,更不代表公司,機關是後方,必須對前方支持與服務,不能頤氣頗指。


arrow
arrow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