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ing,corporate training,人際關係-中歐商學院院長雷諾:做喜歡的事


 

中歐商學院院長雷諾

  本刊記者 陳磊 實習記者 柯文浩 發自上海

  巴塞羅那—上海,上海—巴塞羅那,巴塞羅那—上海……今年9月,佩德羅·雷諾第三次往返於兩座城市之間。下瞭飛機,他常見的狀態是:一頭紮進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辦公室。

  “別看都65歲瞭,每次十多小時的長途飛行,幾乎都不倒時差。”中歐的員工袁梅為雷諾充沛的精力感到驚訝。

  雷諾,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下簡稱“中歐”)的院長,創始人之一。這位面目慈祥的長者,也是享譽世界的學者——曾在哈佛、密歇根等多所大學任教,在全球各地創辦多所商學院,擔任國際管理學會會長多年。

  “薩繆爾森是我很好的朋友,曾在我傢吃過飯。還有彼得·德魯克,和我也很熟。”雷諾說。

  從1984年開始,在這位老人和一幫同事的努力下,中歐以借來的教室起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名,2009年,中歐 MBA 課程升至世界第八,悄然坐上亞洲商學院頭把交椅。

  “這是團隊的功勞,不能算在我一個人的頭上。”雷諾說,“我隻是在做我喜歡的事。”

  “這個危險的國傢”

  在中歐一樓的大廳裡,擺放著十幾張材質上乘的西班牙進口木桌,為學員的學習與交流提供便利。甚少有人知道,這些桌椅,都是雷諾親自拉來的“贊助”,“從西班牙空運而來”;還有電梯,雷諾曾親自跑到一傢瑞士電梯公司,軟磨硬泡,讓對方捐瞭兩部;教室的窗戶,是西門子在法國的一個生產商,免費給中歐打造的……

  在雷諾的努力下,中歐的很多設施都沒花錢。“我不認為這是在求人,因為這對他們(贊助企業)有幫助。”雷諾說,由於企業捐贈,中歐可以降低學員學費,而且,學生們會記得這些企業。

  多年來,僅雷諾一人,就為中歐拉來超過1億元的贊助。但是,作為校長的他,在中歐工作瞭二十多年,沒領取過一分錢工資。“連往返中國和西班牙的機票,都是他自掏腰包。”

  當然,雷諾並不是一個活雷鋒,他的收入來源是:風險投資公司、企業咨詢、公司董事,還有教書。並且,他不覺得在中歐義務工作有什麼特別——“我喜歡這麼幹。”當年,他的一位哈佛老師也這麼幹過,他“隻是學習而已”——“最初的動機,就是當時發現中國缺乏工商管理的人才。”

  那是1984年,第一次來到北京的雷諾,看到瞭經濟即將起飛的中國以及改革開放的潛力,他想,這應該是一個需要專門商學院的地方。在雷諾等人的熱心操辦下,國傢經委與歐共體共同創辦瞭中國-歐洲共同體管理項目(1989年更名為中國-歐洲共同體管理中心)。

  歐盟給予的資金十分有限,中國政府借瞭一棟樓供管理中心使用,“每天走進這棟樓的時候,都會擔心這樓是否會突然塌掉。”

  “當時,很多外國人都不瞭解中國,認為這是個危險的國傢。但當你來到中國之後,和中國的政府、學生交流,你可以意識到,中國其實也想要追求繁榮,可那個時候很多國傢並不知道這一點。”

  一開始,中歐的項目很小——彼時的中國,甚少有人知道MBA為何物,師資當然匱乏,第一年,不得已,雷諾隻好讓自己的教授朋友臨時“客串”教師。“誰能想到中國能發展到今天的樣子呢?!”雷諾說。

  “我猜測他是男孩”

  現在,65歲的雷諾在中歐講授創業學,他對學員的要求是:自己啟動一個商業項目,“不一定要真正辦起來,但是你必須清楚其中的每一個步驟”。而他自己,已經創建瞭4個風險投資公司——幫助創業者創辦瞭20多傢企業,最大的一個,在西班牙已經雇傭瞭超過1000名員工。

  “我幫助別人去創業。”雷諾說,他在中歐也有一個風險投資公司,1000萬歐元的規模,如果有中歐學員想創業來找他,“商業計劃通過評審後,一般每個項目會給30萬歐元左右的資助。”

  作為全球范圍內最早一批研究“創業學”並身體力行的學者,雷諾的經歷,也充滿瞭創業色彩。

  早年,出自西班牙平民傢庭的雷諾,住在巴塞羅那的貧民窟,他傢附近有個火車站,過往的都是拉煤車,還有很多專門產煤的工廠。“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煙,天都是黑的,每個煤礦工人都穿著制服,下班騎自行車回傢。”

  若幹年後,當雷諾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感覺北京和童年的巴塞羅那“完全一樣”,這讓他“很有親近感”。

  這個貧民窟中長大的少年,對紅色中國充滿瞭好奇——西班牙政府要求所有國民斷絕與共產主義世界的聯系,帶著一股逆反情緒,雷諾通過“地下手段”弄來一本法語版的《毛澤東參考》,津津有味讀瞭起來。

  “你不能阻止人們去學習。”他說,“如果當時被政府發現瞭,我肯定要去坐牢的。但是,現在,你知道,一切都放開瞭。”

  到哈佛攻讀博士時,“拖傢帶口”的雷諾,還是生活拮據——畢業前夕,為瞭提前訂便宜的機票,他甚至猜測尚未分娩的孩子性別。

  “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我們無法判斷快出生的那個孩子是男是女,但又必須替這個孩子訂機票。不定名字就沒法給這個孩子訂機票瞭。”

  雷諾說,他“冒險”猜測自己的這第三個孩子是男孩,並為尚未出世的“兒子”起瞭名字,然後,才訂瞭機票。

  “每個人都對社會負有責任,而不僅僅是納稅。”雷諾說。

  當年,哈佛商學院有一位大教授,熱衷於在世界各地創辦商學院,且不求回報,這給瞭他重大影響。因為,隨著商業世界發展、全球化企業出現,戰爭終將變得沒有意義乃至消除。


arrow
arrow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