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臺北捷運昨天發生年輕人持刀胡亂殺人事件,和經常發生在都會街頭的瘋狂飚車族隨機濫殺,都屬於同一個性質的公安事件。加強捷運站巡邏,只是頭痛醫頭的緊急性處理方案,有關單位應整體性研討,針對我們社會逐漸惡化的反社會仇殺因子,對病根下藥。

  臺灣《聯合報》22日發表評論説,比較起來,臺灣算是一個相對安全祥和的地方。很多發生在西方國家的奇奇怪怪犯罪,包括宗教性狂殺、針對不同人種及族群的兇殺,以及因心理不平衡而産生的無特定目標性屠殺,臺灣都不曾發生。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中評社28日分析報道,反服貿群眾佔領“立法院”議場已超過10天,隨著時間拉長,“立法院”外的人潮漸漸變少。學運領袖發起30日在“總統府”前集結,相當於這次運動的最後一搏,如果人潮不如預期,佔領議場的學生就必須思考如何退場。

  這幾天來,媒體不斷詢問佔領議場的學生代表,何時會退出議場?學生都説這個問題應該是馬當局要思考。但其實學生也非常迷惘,到底要何去何從?馬政府接下來採取什麼因應。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港展覽館站裏繪有幾米的作品。(資料圖片)

  記者駐臺期間恰逢臺北捷運(地鐵)信義線剛開通,提供一個月的免費試乘。這條線路因途經中正紀念堂、臺北101大樓、世貿中心、通化街夜市、大安森林公園等,串聯起不少臺北熱門景點,因而頗受關注。比如,旅客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前往臺北101/世貿站,購買IC代幣單程票票價為20元(新台幣,下同),但通車優惠期間不計費。臺北捷運局表示,一個月內受惠旅客預估有1000萬人次,優惠總金額約4800多萬元。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小小黃”資料圖片

  什麼是YouBike?它的中文名字叫“微笑單車”,是臺北市政府聯合臺灣捷安特公司推出的租賃用公共自行車。因為耀眼的黃橙涂裝,被臺北人昵稱為“小小黃”。在臺北,YouBike已經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目前100多個租借站提供大概6000輛YouBike供民眾使用。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年輕人的就業觀念轉變,西進大陸漸成熱潮。張國俊攝

  受少子化影響,島內一些學校招不到學生,出現“流浪教師”,有教師資格可卻找尋不到教師的崗位。近日,據律師公會全臺聯合會統計,全臺有照但未執業的流浪律師,多達5800人,“流浪律師”也在逐年增加。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年節,臺灣主要公路大多塞車

  和大陸一樣,臺灣也有“春運”,在臺灣北部工作的人們,過年期間也要回中南部乃至東西部的家鄉過節。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鐵東部幹線春節車票1月7日零時起開放網路訂票,未料,十幾萬張票在1分鐘之內被“秒殺”一空。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臺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中的孫中山銅像,日前遭鐵桿“臺獨”的“公投聯盟”率眾拉倒,並在銅像背上噴漆。不堪孫中山銅像被糟蹋的當地民眾,聞訊趕至,雙方發生衝突。

  1965年孫中山銅像矗立於該公園;1997年,“獨”派的民進黨籍市長張燦鍙為紀念在“二二八事件”中死亡的湯德章,將公園命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其時,孫中山銅像矗立於此已32年。即使主張“臺獨”的張燦鍙也認為孫中山銅像應繼續存于該公園,但鐵桿“臺獨”如蔡丁貴等卻視之為眼中釘,非除去而後快。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島內“臺獨”分子在臺南的湯德章紀念公園用繩索把孫中山的銅像拉倒在地,並且噴漆,用腳踐踏。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發表社評文章説,自從上一次陳菊把孫中山銅像大卸八塊之後,類似這樣的舉動,近年已不多見。因此,這一次“臺獨”分子的作為顯得特別突兀,我們且嘗試解讀其背後的意義。

  “臺獨”分子的舉動,其實就像人溺死之前最後的掙扎,好像抓到浮木,卻又落空。“臺獨”沒有所謂道德上對錯的問題,但很多臺灣人已將其道德化,並成為一種信仰。在這種情形下,一旦發現信仰根本是虛幻的,反而造成心靈的巨大衝擊與扭曲。這就是“臺獨”當前陷入的困境。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島內“臺獨”分子在臺南的湯德章紀念公園用繩索把孫中山的銅像拉倒在地,並且噴漆,用腳踐踏。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發表社評文章説,自從上一次陳菊把孫中山銅像大卸八塊之後,類似這樣的舉動,近年已不多見。因此,這一次“臺獨”分子的作為顯得特別突兀,我們且嘗試解讀其背後的意義。

  “臺獨”分子的舉動,其實就像人溺死之前最後的掙扎,好像抓到浮木,卻又落空。“臺獨”沒有所謂道德上對錯的問題,但很多臺灣人已將其道德化,並成為一種信仰。在這種情形下,一旦發現信仰根本是虛幻的,反而造成心靈的巨大衝擊與扭曲。這就是“臺獨”當前陷入的困境。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彰化大統食品公司涉嫌將棉籽油、銅葉綠素等非法添加物摻入48種油品當中,已遭到司法機關追訴。無獨有偶,另一家油品廠商富味鄉的産品也遭查出産品含有棉籽油和花生香精。這兩宗有關油品非法添加物的案例,再度讓臺灣的食品安全管理遭到強烈質疑,加上前些時候爆發的胖達人麵包非法添加香精事件,以及至今大家仍然記憶猶新的塑化劑事件,臺灣的“美食王國”封號不僅僅是蒙塵而已,看樣子已瀕臨破産邊緣。所謂食品安全,現在只剩下“實在不安”的感慨了。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這些年來臺灣在推動觀工業方面不論政府或民間都做得非常努力,我們幾乎可以説在臺灣這種藍綠對抗的惡劣政治環境環中,很少有事情可以順利的推動,唯獨觀光業中的餐飲業這一項成為例外。臺當局不分“中央”和“地方”全都努力推動美食活動,民間也拼命搞創意,一時間餐旅業成為熱門行業,這一點大家只要看看這幾年大學招生,特別是科技大學的招生,餐旅科系幾乎都可以擠進排行榜的前端,就可以理解餐旅産業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從正面來説,如果這個發展方向被大家肯定且全力維護和創新,老實説餐飲業真是可能會成為臺灣的火車頭産業之一,這對臺灣整體發展甚為有利。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聯合報》2月4日發表社論説,過完充滿虛假、有志難伸的蛇年,邁入象徵朝氣與活力的馬年,在開門迎財神的初五開工日,相信馬英九的馬年春聯所書“萬馬奔騰、百業振興”,正是臺灣民眾所殷殷企盼的新年氣象。

  社論摘錄如下: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金門日報》6日社論説,近年來許多珍貴的原生物種,特別是臺灣、中華地區甚至是國際性的保護類動物陸續在金門野外被發現,使得金門成了全球僅有的棲地。這些發現對金門的觀光形象有絕對的加分效果,若能妥善復育與做好棲地保護工作,並且適當的對外宣傳,將有助於金門觀光長久的發展。

  而這些珍貴的物種之所以能夠在金門得到保護,主要是過去金門的封閉型態,使得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的外來物種入侵現象並不多見。對這意外的禮物,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把握。但近年來因為快速開放的結果,由夜市引進了不少的外來寵物,如:綠鬣蜥蜴、巴西烏龜,以及一些兇猛的魚類等,若不慎讓它們逃逸至野外,依臺灣過去的經驗,金門的原生物種很快會步上臺灣那些已經滅絕物種的後塵。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9月27日,中國國務院公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了上海自貿區的五大主要任務及措施。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則共同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揭牌。

  2013年9月25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楊毅表示,支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和臺灣地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展開交流合作。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近落成的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揭開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兩岸諜戰史。1949年前後,中共秘密派遣上千名情報幹部滲入臺灣,由於內部人出賣而多遭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當然,當年臺灣方面也派了不少間諜滲入到大陸,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亦不知之。

  兩岸對於同一段歷史的名稱、看法可能完全不同,但兩岸諜戰史是國共內戰悲劇的延續應無疑義。而諜戰人員各為其主,勝利了不能宣揚,失敗了無法解釋,在某一個瞬間改寫歷史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這似乎又冥冥中註定了悲劇的命運。大陸資深媒體人章文在微博上就表示,“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一大批中共潛伏者暴露身份後被槍斃。對於報道給予的高度評價,我持保留意見... ...那是內戰,是同胞相殘。”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立報17日社論指出,臺灣晶片封裝業者日月光污染事件躍上媒體頭條,雖是近年少數受到熱烈迴響的環境議題,但是整起事件中各方反應堪稱是了無新意,重新把3、40年前的狀況重演一遍。

  這就是臺灣社會最吊詭、諷刺的一面。環境議題的惡因從臺灣發展加工出口就已種下,至1970年代末開始爆發,一度引發激烈的環保抗爭事件,今日的在野黨政治明星,許多人的政治生涯都曾受惠于環保抗爭。但是將今日的環境污染議題跟上世紀80年代的環境污染議題進行比對,就能發現高度的相似性。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