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中國國務院公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了上海自貿區的五大主要任務及措施。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則共同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揭牌。

  2013年9月25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楊毅表示,支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和臺灣地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展開交流合作。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10月22日發表特稿文章,分析了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前景,及其對中國大陸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的意義。文章內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上海自貿區的意義與特色

  今年3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上海考察期間表態:“鼓勵支援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體制機制。”促成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獲得國務院審批。

  文章認為,上海自貿區從媒體公開討論到總體方案的公佈,只有短短幾個月時間,反映出中國大陸政府迫切推進改革的動力和決心。究其原因在於為中國大陸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對此,上海對自貿區的探索是中國大陸未來改革和新增長點的探索。

  文章還分析,特別是面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C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和泛大西洋貿易投資合作夥伴關係(TTIP)等區域貿易協定,以及WTO多邊服務貿易協定(PSA)的談判進展,《方案》尤其具有應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法規鬆綁與透明化、便捷化等要求的意義。

  根據文章總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總體目標”,在於經過兩至三年的改革試驗,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大陸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更好地為全國服務。該方案的特色包括:

  一、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準入管理體制改革

  “負面清單”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內一項典型的制度創新,它體現了在投資領域“非禁即入”的原則,2013版“負面清單”共涉及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190條管理措施,佔行業比重的17.8%左右。其中使用禁止字樣的有38條、限制字樣的為74條。負面清單內投資按原有辦法管理,清單外按內、外資一律的原則。按照新規則,外資企業登記以前承諾29天辦理,現在承諾最快可以4天讓企業拿到營業執照、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等。“負面清單”事實上是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明確政府需要管的事,利於轉變政府職能。

  二、由“境內關內”走向“境內關外”

  自貿試驗區將按照“一線徹底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要求,改革現貨物“先申報、後入區”的海關監管模式,允許企業“先入區,再申報”。凡符合國際慣例的貨物均暢通無阻,不存在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三、擴大服務業開放、促進服務貿易

  自貿區將選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等六大領域,包括增值電信、遊藝、遊戲機銷售與服務、旅行社、建築與工程設計、演出經紀、娛樂場所、教育與醫療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採取開放措施,暫停或取消相關準入限制,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顯示出為産業結構全面轉型進行試點的特點。

  四、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在試驗區內加強金融制度創新,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一是在自貿區內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二是先行先試利率市場化,在全大陸統一部署的架構內,穩步推進;三是在自貿區內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在風險可控情況下有序推進,支援企業走出去,提高國際競爭力。

  五、推動金融服務開放

  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以及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支援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臺;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鼓勵金融市場産品創新;支援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支援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

  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前景

  文章表示,上海自貿區是在保稅區貿易開放上的進一步升級,更加強調政府職能轉變、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但因為自貿區的設立是制度創新的嘗試,其制度紅利的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因為主要的開放以服務業為主,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細則陸續出臺。

  雖然如此,由於上海擁有貿易、航運和物流等優勢,自由貿易試驗區將顯著促進轉口貿易、航運發展,並提升物流的集聚效應。

  在金融業的開放方面,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等措施,將會吸引中資與外資銀行進駐,並積極發展離岸業務。

  文章還指出,雖然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先行先試,顯示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都將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因為更強調“風險可控,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逐步完善”的方式,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和自由兌換要做,但是時間表和多大程度上做,仍要以風險管理能力具備為前提,不會什麼帳戶都放開。

  兩岸的合作空間

  該文章同時也分析了臺灣島內相關經濟示範區的情況。對臺灣而言,臺當局“行政院”于2013年8月16日正式核定“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一階段推動計劃”,自由貿易港區、臺南安平港、以及屏東的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將通過“前店後廠”模式,結合鄰近縣市各類園區,于各地同步推動。同時將智慧運籌、醫療、農業加值及産業合作,列為優先示範之産業活動,並考慮將“財富與資産管理業務”納入示範區。

  對於臺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表示,大陸也有很多成熟的經濟開發區、示範區,兩岸可以加強園區合作,實現區域對接;也盼臺灣對陸企更加開放,推出更公平的政策措施,相互借鑒、實現雙贏。

  相對地,臺當局“經濟部”在示範區的國際合作模式中也提出“兩岸區對區對接的合作”,未來不排除推動海西區、平潭島的産業合作。強調基於平等互惠原則,由大陸選定適當地點與臺灣的示範區進行開發建設與産業合作,並結合大陸及跨國企業資金合作,共同投資、研發、産銷合作、共同培訓人才等。其中,智慧運籌、醫療、農業加值及高科技産業的合作,是可能的方向。

  文章最後説,至於具體的合作模式,仍取決於未來兩岸當局的政策決策與兩岸協商的共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