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又出招了,在司法關説案事發後的第12天,宣佈自請“立法院紀律委員會”調查,並要求由新會期改選的紀委會負責本案,而且調查過程還要由媒體公開轉播,引發臺灣各界議論。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1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司法關説案事發後,柯建銘及民進黨的策略就是“圍魏救趙”,避開有無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向檢察官關説的問題,而抨擊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及特偵組濫權,轉移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開始,媒體報道與社會輿論的確受到若干影響,在關説案的枝節問題上打轉,但隨著時間的拉長,經過沉澱後,大家注意到國民黨及馬當局已對涉案人皆有所處置,民進黨為何還不處理柯建銘?

  於是,柯建銘不得不自請“立法院紀律委員會”調查,一方面凸顯“國會”自主的角色,讓司法關説案在“國會”機制中運作;另方面舒緩外界質疑的聲浪,免得矛頭指向他及民進黨。説穿了,這是標準的“鋸箭法”,看似處理,實則未變。

  原因很簡單,一是“立法院紀律委員會”績效不彰,成立以來只處理羅福助打李慶安、管碧玲打洪秀柱兩案,最重的處分不過是羅福助被停權半年,柯建銘的處分能有多種?何況,管碧玲被處分停權三個月,“立法院院會”迄今沒有處理。

  二是“紀律委員”由各委員會召委擔任,在國民黨籍“立委”居多的“立法院”結構下,“紀律委員會”自是國民黨佔多數,任何處分的決定,對柯建銘而言,都可以扭曲為國民黨的政治迫害,他已找到設法脫身的另一個巧門。

  也因此,柯建銘此舉,表面上看來好像是他主動提出的,但實際上卻是一項被動,甚至被迫不得不的作為,而且還充滿了政治盤算。不過,外界是否會就此買單,卻是大有疑問,因為關説就是關説,沒有什麼好辯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mei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